产前检查

 

怀胎十月,每个孕妈咪都要接受大大小小的各种检查,这些检查有些属于例行检查,有些则属于定期检测的项目,而且随着孕周的变化,检查内容也会随之改变。

 

孕早期产检项目

 

月份
1-3 个月
周数
12 周内
检查次数
早孕建卡
常规检查
妇科检查
化验检查
血常规 尿常规 白带 梅毒筛查

 

孕中期产检项目

 

月份
4 个月
5 个月
6 个月
7 个月
周数
13~16 周
17~20 周 21~24 周 25~28 周
检查次数
初查
每 4 周 1 次
常规检查
身高 体重 血压 宫高腹围
浮肿检查 胎心多普勒听诊
体重 血压 宫高 腹围
浮肿检查 胎心多普勒听诊
化验检查
尿常规 血常规 (筛查唐氏儿)
内诊 (子宫颈防癌图片检查)
尿常规 血常规 (根据医生的建议)
辅助检查
心电图
B 超 (20 周、23 周左右)

 

孕晚期产检项目

 

月份
8 个月
9 个月
10 个月
周数
29~32 周
33~36 周 37~40 周
检查次数
每 2 周 1 次
每周 1 次
常规检查
体重 血压 宫高 腹围 浮肿检查
胎心多普勒听诊
体重 血压 宫高 腹围 浮肿检查
胎心多普勒听诊
化验检查
尿常规 血常规 (根据医生的建议)
尿常规 血常规 (根据医生建议)
辅助检查
骨盆内诊、心电图
B 超 (36 周左右)
胎儿监护

 

产检项目说明


量身高:最初做检查时测一次即可。医生将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比例来估算你的体重是否过重或过轻,以及盆骨大小。

 

测体重:是每次孕期检查的必测项目。通过孕妈咪的体重可以间接检测胎儿的成长,整个孕期体重增加约为 12.5 公斤,之后每周增 350g~500g 之间,增得太多易出现并发症,心脏负担过重,增得太少又会导致胎儿营养吸收得不够,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。

 

量血压:是每次孕期检查的必测项目。一般标准值不应超过 130/190mmHg,或与基础血压(孕前血压)相比增加不超过 30/15mmHg。血压高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症状之一,一般 20 周以后会发生,它将影响胎儿的发育成长。

 

测宫高与腹围:孕早期、孕中期时,每月的增长是有一定的标准的。而到后期通过测量宫高和腹围,可以估计胎儿的体重。同时根据宫高妊娠图曲线以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,是否发育迟缓或巨大儿。


* 如果连续 2 周宫高没有变化,孕妈咪需立即去医院。

 

浮肿检查:怀孕后,尤其是 5~6 个月以后,因为胎儿的增大和羊水的增多,宫体对下肢血管的压迫使下肢血液回流不畅造成脉压增高,下肢容易出现浮肿。这虽然不是一种病症,但浮肿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表现之一,所以要区分清楚是妊娠期的水肿还是妊娠高血压疾病所引起的浮肿。如果浮肿现象严重,必要时就要进行利尿治疗。

 

血液检查:通常在第一次产检最为细致,包括很多项目,如肝功能、肾功能、血型(ABO)、巨细胞、风疹、弓形体病毒感染、梅毒筛选等,如果要保留脐血还要做 HIV 检查,即艾滋病毒检查。孕妇检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健康检查,很多时候母体根本感觉不到,但却是在无意中影响到了胎儿,对分娩、继续妊娠都有影响。

 

B 超:一般做 3 次。第一次在妊娠 16~20 周之间,重点在于排畸;第二次检查在妊娠 23 周左右,将做一个 9 项筛选的检查,就是结构的畸形筛选,看看胎儿的小脑、上乘、肾脏、双肾、胃泡、心脏四腔、腹壁、膀胱、宏股骨骼的情况;第三次在妊娠 36 周后,看有没有脐带绕颈、脐脑动脉的血流好不好,确定胎位。

 

心电图:一般在初诊和妊娠 32~34 周时分别做一次心电图。初诊时,主要是了解一下孕妈咪的心脏功能,排除心脏疾病,以确认孕妈咪是否能承受分娩,有问题的话要进内科及时治疗。另外,孕期心脏的负担会经历两个高峰时期,第一个高峰是妊娠 32~34 周,第二个高峰是分娩时,所以第一个高峰时要做一下心电图,看看心脏负担情况。

 

内诊:也叫阴道检查,快到预产期的时候做。主要是对宫颈、阴道、外阴进行检查,从外而内,先是看外阴,然后检查阴道和宫颈。 阴道内的检查,主要看是否湿疣、血管扩张、阴道畸形、阴道横格、阴道纵格、双阴道等与分娩相关的情况。